云南省科技特派团为建水县甘薯产业“选芯育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5日至7日,云南省建水县薯类(马铃薯、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杨万林研究员及团队成员一行3人联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建水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到建水县李浩寨乡和临安镇,开展甘薯新品种田间测产和种植技术培训。
9月6日,新品种测产在李浩寨乡小旷野试验及核心示范区举行。本次测产的1个品种甘薯新品种由特派团参与单位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提供,以当地主栽品种“红皮王”为对照。所有参试品种田间长势良好。测产结果显示,除“徐食薯6号”外,其余10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龙薯9号”的折合亩产最高,达到4020.53千克;再结合各品种的商品性和当下的收购行情来看,“哈密”和“龙薯9号”的表现最好,亩产值分别达到4654.92元和4456.30元。据悉,特派团还提供了63个新品种新品系在该县的青龙镇评价鉴定。通过一系列的新品种筛选试验,将为全县甘薯提质发展提供新的“芯片”。
与测产同步,特派团还组织州市专家、当地种植户观摩了特派团的“冬马铃薯-夏甘薯轮作增粮增收种植技术”的核心示范区。该示范区包含核心区160亩,示范区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10000亩。示范区内农户在冬马铃薯、早期收获的甘薯上都获得了较高的收益,综合亩产值普遍在10000元以上,实现了“山地一年2季薯,增收2季粮,亩产值超万元”的突出效益。
有好品种,还需好技术。先进的种植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品种潜力、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科技特派团专家团队于9月7日在临安镇开展“双薯轮作”技术培训,该技术入选了2023年省主推技术、十大粮经协同模式。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观摩、互动参与等方式进行。团长杨万林亲自授课,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甘薯产业概况、角色变化、新时期作用、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双薯轮作的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并与参加培训的农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乡镇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种植大户互动交流,逐一对提出的如何提高双薯轮作效益、薯块在地里越冬如何保证品质、优质种苗如何获取、肥料如何选择等疑问进行解答。培训期间,还带领学员到建水锐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560亩示范基地观摩交流,并现场解答“灰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该基地是锐标公司在建水的第8号红薯种植基地,主要示范应用“冬马铃薯-夏甘薯轮作增粮增收种植技术”,示范种植当地优质烤薯品种“灰薯”。通过此次培训,40余名学员学到了实用的技术知识,增强了持续发展甘薯的信心,激发了甘薯种植的热情。
云南网通讯员周进华杨万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