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回血”不能单纯依赖高票价 | 特评
截图自灯塔专业版APP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今日处暑,暑将尽热未止。
(资料图片)
这个夏天,比气温更火热的是电影市场。根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8月18日7时,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178亿元,超过2019年暑期档总票房177.79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的暑期档口碑、票房双收,堪称最强暑期档。
但在电影票房“节节高”的同时,电影票价越来越贵的现实也不容忽视。“一家人看场电影花了400多”“19.9元一张的电影票怎么不见了?”关于电影票价的吐槽不绝于耳,引发了舆论场极大的讨论和共鸣。大家纷纷怀念起曾经电影优惠券“满天飞”,一杯奶茶钱就能看一部电影的日子。
电影票价越来越贵,当然不是观众的错觉。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2023年的平均票价达到42.7元。纵向对比历年数据,电影票价总体呈上涨态势,且自2021年进入40元区间后,连续三年票价有所上涨。在这其中,一线城市平均票价明显比二三四线城市更贵,2022年就冲上50元大关。即便是同一座城市、同一部电影,在不同影院、不同时段的票价差距也较大。若横向对比,单从全球各国电影票的平均售价来看,中国的电影票价不算高,但综合消费和收入水平来看,电影票价的负担度的确不小。
为何电影票越来越贵?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网络平台补贴减少了。 以往低价电影票横行,是互联网平台补贴、片方压价求票房、渠道竞争激烈等“票补竞争”的结果。但在2018年春节档前,行业达成共识、联合限制“票补”力度之后,票价逐步回归正常。具体到这个暑期档,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背景是,经历了过去数年的不景气之后,片方、影院都亟待“回血”,这种诉求不可避免地反映在票价上。此外,部分影片最低发行价偏高、影片时长增加致使排片场次减少,亦迫使影院提高单场票价来对冲影响。
平心而论,电影票价越来越高,不能简单归结于资本割韭菜。票价高背后的成因复杂,比如拍摄、用工等制片成本高企,比如电影业产量和银幕数量之间的矛盾,比如影视业的产业模式、生产链条问题,等等。 换言之,高票价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而归于经济学本质,电影票价是供求关系所决定的结果,市场的调节、观众的意愿是决定票价合理区间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并不是说,电影票价“存在即合理”。电影票价是电影产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的体现,也是表征电影市场景气指数的晴雨表。 电影票价过高,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观影热情,不利于观众养成更加稳定的观影习惯,会给电影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正如电影理论家托马斯·沙兹所说:“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许多优秀影片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能感染、激励广大观众,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如若过高票价导致观众流失,影片的意义得不到更好地体现,得不偿失。可以说,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电影市场“回血”不能单纯依赖高票价。 实际上,电影票房只是收入来源之一。与其提高票价,不如在创新和培育消费市场上下功夫,在衍生产品、游戏开发、IP授权等领域开疆拓土,丰富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质,摆脱单纯的票房依赖。
说到底,电影票“贵不贵”,关键还在于电影“值不值”。 电影是精神文化产品,终究要靠内容和品质取胜。影片好不好,观众会“用脚投票”。有好电影才能有观众,有观众电影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多听听市场的声音、消费者的意见,创作更多优质电影,让电影“值回票价”,方能形成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